马君:我的顽固藏在过程中
策展对话
January 16, 2025
Q:策展人 高雨萌 M:艺术家 马君 Q1: 马君你好,距离我们上一次的合作恰好快一年整了。上次展览中主要展出的是你的纸本铅笔作品,而这次的个展则以你近一两年的油画作品为主。在这些年的创作中,是什么促使你在不同材料之间探索,材料的转变又对你的创作带来了哪些影响? M:2014年探索到铅笔的绘画语言是一个偶然,到2018年逐渐形成比较独特的个人语言,并在之后以铅笔为主要绘画材料,进行了近六年的创作。创作的主题从对自我的审视,到个体与世界的关系的探索,逐渐清晰,逐渐具体,也逐渐宽广。在前面这些绘画中,虽然更多的是在黑与白之间跳动,但我仍然有着觉察色彩和记录色彩的习惯。 系列纸本作品, 2024, 14 × 20 cm 2024年开始创作油画作品前的一些以日记形式记录色彩的作品 我觉得创作的能量是一种内在的能量,把一种探索后的收获从外部世界汲取到内心,去滋养创作。油画作品把这种积累释放出来,材料的转变可能仍然只是一个载体的转变,但同时材料的转变所面临的新的问题也很有意思,这个过程有压力也有兴奋,当我可以找到我在油画中的唯一性,结合到我所表达的主题的特性,一段全新的旅程便开始了。在舒适区里创作确实是一件蛮省心的事情,舒适很重要,它代表着艺术家某一阶段的探索得到了答案。同时也意味着有可能要面临一个全新的开始了。 马君,《大天使》,2023,铅笔纸本,30 × 30 cm MA Jun, Archangel, 2023, Pencil on paper, 30 × 30 cm Q2: 我观察到在近期不同媒介的作品中,一些核心的主题仍然贯穿其中。从你早期的创作到现在,你认为你的创作重心是否有所演变? M:我觉得“不再通过绘画解释个体”是一个比较明显的转变,现在更多的是从观察世界的角度去记录,意义不再重要,过程是让我着迷的。 马君工作室 Q3: 在之前和你的沟通中,我所理解的你的创作过程从一种意义或多或少依赖于外部的符号系统或社会现实的“外在指涉”;到更多地关注内在的感受和体验,并通过绘画来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视觉世界并赋予其意义的“内在建构”;再到现在的作品更注重“呈现”,不再试图传递某种预设的观念,而是更注重画面的形式、氛围和情感,让观者通过自己的经验来解读作品的“开放阐释”。可以这样理解吗? M:艺术创作一定会有这个过程,从关注自我到关怀她/他所在的世界。 对于架上绘画来说,观众的参与更多的是视觉体验到情感触碰,产生共鸣的结果是我不会去预测的,但会希望能安抚自己、表达自己的这些作品也可以带给人平静和向往。《太阳牧歌》这幅作品也许现阶段比较能完整表达我的一个代表作。 马君,《太阳牧歌》,2024,布面油画,200 × 240 cm MA Jun, Sun Madrigal, 2024, Oil on canvas, 200 × 240 cm Q4: 你绘画创作的灵感似乎有着多来源,能否具体谈一谈? M:我很喜欢通过整理抽象的情绪去组织画面的整体构图。具体的诗歌或文字也会带给我契合的画面。比如“我们流动”简单四个字会长久的给我创作的灵感。“我的野孩子们:他们在早晨/吃我的梦”。也可能是一段人声前的乐器独奏。我会感激这份敏锐带来的内心的波动。 精力旺盛,生活得非常用力,这曾经有点困扰我,因为这种状态让我不懂得“休息”。不能画的时候我会用其他方式去记录,大脑不曾停下来。在工作室里每一张桌子都有它待命的功能。我也在慢慢学着“休息”,但感官的敏锐是与生俱来的,这也是我的生活一直给予我灵感的原因。它们影响我的方式就是通过我的感受,参与到我的笔触、构图、色彩、形式、内容中来。 马君,《苹果与诗》,2024,布面油画,50 × 50 cm MA Jun, Apples and Poetry, 2024, Oil on canvas, 50 × 50 cm Q5: 你绘画似乎并非从一个预先设定的整体构图出发,而是更倾向于从局部开始,逐步推进,在过程中即时生成画面。你是如何把控画面的整体性和秩序感的,换句话说,你是如何在不同的元素之间建立连接,使它们在画面中和谐共存的? ...
Read more